瑯琊榜1.jpg

「一卷風雲瑯琊榜,囊進天下奇英才」

看完了54集的瑯琊榜,原本是想說跟著華視頻道加減看,沒想到一看一發不可收拾,整個迷上這部戲。


這部戲結合權謀、奪嫡、武俠、仁義,從頭到尾都沒有冷場,故事描述梅長蘇(胡歌飾)本遠在江湖,卻名動帝輦,江湖傳言:「江左梅郎,麒麟之才,得之可得天下。」然而,有著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長蘇,卻是一個病弱青年,背負著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與血海深仇,就連身世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秘密,藉養病的名義來到京城,從此踏上復仇奪嫡之路。面對舊時的摯友、往日的戀人以及過去熟悉的所有,他只能默默隱忍著一切,選擇了幫助本最不受青睞的靖王(王凱飾),看似不經意間,以病弱之軀隻手掀起波波血影驚濤…...

 

編劇/原著海宴對人物的描述很細膩,演員們的演技也很出色,整個劇本編排下來非常流暢,劇情一波又一波,很值得細細觀賞。而且製作團隊非常用心,無論是場景、攝影、服裝也都很有質感,有媒體分析拍攝的畫面呈現是秉持金三角畫面。最後結局回到初心的宗旨也很感人,整部看完之後一直蕩氣迴腸,高公公那句“在這宮牆內,這風從來就沒停過”呼應全劇,點出風起~

 

真的很推薦的一部戲,難怪被中國網友稱為良心劇,隨著瑯琊榜結局接下來又要空虛一陣子了,而且好想去中國玩喔!我想尋找瑯琊榜的蹤跡啊!(韓國旅行社都推出瑯琊榜行程了,台灣旅行社在幹嘛啊?!)

 

瑯琊榜2.jpg

胡歌演活了梅長蘇這個擅長運籌帷幄的角色,但內中深處又保有赤子之心(我都不知道胡歌演技這麼好,還停留在少年楊家將的楊六郎XDD)

 

瑯琊榜3.jpg

雖是皇子們的鬥爭,但卻不是黑暗的戲,每個人物都很有特色,即使是小人物如梅宗主的跟班,或是靖王府的副手,都讓人有喜歡之處,就算是反派也無法真的很討厭他,而演員們將戲中的人物詮釋得很得宜也是這部戲大成功的原因之一。

 

 

瑯琊榜2.jpg

↑這一集真的好催淚 T_T,斷鈴絕交那一幕真的被兩人精湛的演技驚艷到。

 

 

這篇影評很有共鳴

 

名家論壇》柯志遠/《瑯琊榜》橫空出世的古裝大戲新經典

 

文/柯志遠

很難想像《瑯琊榜》這樣構思繁複格局磅礡的故事竟然出自一個清麗娟秀的女白領之手。女作家「海宴」2006年生平第一次在網路上發表小說就一鳴驚人,幾年來,點閱率高得令人嘖舌,《瑯琊榜》在矚目度破錶的聲勢下搬上螢光幕,收視迴響,掀起一波波高潮,果然排山倒海,一發不可收拾。

男女主角胡歌、劉濤,人氣扶搖直上,重新開創個人演藝高峰,出道七年多的王凱,因戲一炮而紅,人稱「人帥、手美(手指長度有九公分)、低音砲(專業配音員出身,厚實嗓音,迷倒各年齡層的廣大女性)」。除了收視率居冠,大陸網友原本向來毒舌,能批能罵,不留餘地,卻在百度、豆瓣、VeryCD…好幾個主流娛樂網站打了平均8.9起跳的,前所未見一面倒的佳評(陳妍希版的《神鵰俠侶》在VeryCD網得分才0.7,對照之懸殊,可見一斑)。

戲一紅,網友的後續「番外篇」視頻作品多如過江之鯽,有解析主角感情內幕的,有推敲劇情的懸疑細節的,有腐到最高點,替戲裡的幾個男主角「配對」的(這是《古劍奇譚》之後,人氣熱播劇盛行的「副作用」,這些癡迷到無可自拔的粉絲,號稱「CP(couple)黨」)。總之,《瑯琊榜》效應襲捲大江南北整個大陸,而且方興未艾,並沒有因為全劇終了而落幕。

《瑯琊榜》的瘋狂轟動,叫好叫座,對於觀眾最大的意義,在於一連串「大而無當,空洞腦殘」的「唬弄劇」之後,終於再次重拾對於古裝大戲的信心。「良心劇」三個字,成為新指標,《瑯琊榜》算是方方面面不論編、導、演、製作,都訂下了一個做為後來者圭臬的嶄新高標。

綜論《瑯琊榜》的成功,表現在底下幾個重點上:

《瑯琊榜》,好看在於「新」。 《武媚娘傳奇》再怎麼高潮迭起,武功路數算起來仍是復刻《後宮甄嬛傳》(只是在「賣相」上多了「北半球」);《瑯琊榜》的朝堂戲,由「宮鬥」而「黨爭」,鬥得水火不容的,變成男人。再加上多項元素大拼貼,權謀、武俠、推理、復仇,每一項,都是重口味;每一項,都到位;一爐共冶,燦爛奪目,整道菜那是平生未見,絕無僅有,不能對照,無法取代。

《瑯琊榜》,好看在於「細」。 真心推崇那份講究推敲的用心和做功。整齣《瑯琊榜》,不是一集一集地雕琢,而是每個鏡頭每個鏡頭都是水磨的工夫!那水墨般的遠景,那工筆的美術和造型,那比例上無懈可擊的構圖,那光影層次值得再三咀嚼的攝影,盡皆成績婓然。最最懾人的莫過於「台詞」,鏗鏘有韻的,石破天驚的,情意綿延的…,通篇皆見,目不暇給。種種用心,層出不窮,都足以做為教材。而且,在剪接上把電影常用的「對切」、「跳切」(JUMP CUT)手法運用得細膩自然,對戲劇張力的營造,情緒的流暢化、厚實化,都發揮了出色至極的效果,特別值得一提。

《瑯琊榜》,好看在於「人味」。 整齣戲,驚心動魄處,讓人手心捏上一把汗;「景琰」跟「小殊」怎麼都無法相認,讓人揪著心看(「斷鈴絕交」那場,誰看了不搥胸頓足?);兩姓之子,身世大揭謎那場,看似真相大白,水落石出,情緒焦點,卻落在「景睿」身上,那個「惆悵」的氛圍,凌駕於「大快人心」之上,那,才是最真實的人性感受。此外,「謝玉」、「夏江」、「景桓」,甚至「梁王」,每一個人物「可惡」處皆見「可憫」,內在世界條理分明,豐穎清晰,在在都見「說服力」。人味,就是真實,就是不矯情,人味齊備,才能構築出一個活生生的世界,並保留一個位置,給任何看戲的人,也進去一起住在裡面。這一點,《瑯琊榜》成功做到了。

《瑯琊榜》,好看在「演技」。 胡歌,是大陸一線小生中始終活躍的代表人物,《瑯琊榜》裡演忍辱偷生,運籌帷幄,在最不可能的絕境中力圖雪洗陳冤的「梅長蘇」,把主人翁極悲、極深的性格特質,卻以生命力極鮮活的面貌做「逆向詮釋」,呈現得讓人既傾倒又悲憐,面向豐穎,扣人心弦,是他近年來臻於巔峰的一次演技實力展現。

劉濤的古裝扮相向來有稜有角,演繹統領十萬大軍的「霓凰郡主」英氣勃發,既見風采,更見神采,令人目不轉睛。劉濤的氣質獨特,造型兼俱剛柔,演技以「氣場」包住「情感」,眼神無聲,卻見澎湃,好多處的靜默以對,卻是千言萬語盡在其中。

對大部份台灣觀眾尚屬陌生的王凱,是本劇最大驚喜,沉穩處見氣派,深情處蕩氣迴腸,剛介處,還能賦予角色細膩層次,賞心悅目,又入木三分。本劇角色塑造算得上「人人有戲,個個突出」,除了三大主角外,飾演「梁帝」的丁勇岱,飾演「譽王」的黃維德,飾演兩大反派「謝玉」和「夏江」的劉奕君和王永泉,形象懾人,爐火純青,都是擲地有聲的上乘演技。

其他飾演武功高絕的奇異少年「飛流」的吳磊,飾演美豔謀士「秦般若」的王鷗,飾演禁軍大統領「蒙摯」的陳龍,無一不是呼之欲出,讓人過目而不忘。

持平以論,《瑯琊榜》這樣成功得讓人心服口服的戲,總要好多年才能遇上一齣,倘若你一年只看一齣連續劇,或許你真該好好騰出時間來認真追劇,細細品味了。鄭重推薦給你,有可能是2015兩岸三地最值得一看的年度第一好戲:《瑯琊榜》。

《柯志遠》作家,資深媒體人,知名娛樂評論家。紐約科技大學「傳播藝術」碩士。涉足娛樂產業二十餘年:電影行銷、頻道經營、新聞採訪、唱片企劃、時尚發行,專業經歷遍及PEOPLE雜誌、春暉電影、滾石唱片、MOD、VOGUE、GQ等公司要職。出版《惡女阿楚》、《一個台客在紐約》等15本著作。

文取自NOWnew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